腳本不只是對白! 3種廣告腳本構成「說服力」
腳本不只是對白! 3種廣告腳本構成「說服力」
你是不是也遇過這種狀況:
「寫了一堆台詞、畫好分鏡,拍完後才發現節奏怪、重點分散,觀眾看完根本不記得重點?」
其實影片好不好,不只是對白內容,更關鍵在腳本架構。
本篇透過 3 種常見且有效的廣告/形象片腳本結構,讓你從策略出發,打造有節奏、有記憶點、能誘導行動的影片。
1. 起承轉合式(Problem → Agitate → Solution → Action,PASA)
適用類型: 品牌形象、產品困境導入
構成方式:
-
問題(Problem):描述受眾痛點或情境
-
激化(Agitate):放大痛點、產生代入感
-
解決(Solution):介紹你的產品/服務如何解決
-
行動(Action):明確呼籲下一步(CTA)
範例片段:
你是否也…(P)
當問題一直存在就越痛苦…(A)
我們怎麼幫你…(S)
現在就來聯絡我們/點進網站(A)
為什麼這構法有效?
清楚帶入觀眾視角,先觸發情緒再給解方,同時導向行動。
2. 三幕結構(Setup – Confrontation – Resolution)
適用類型: 形象短片、品牌故事篇幅較長者
構成方式:
-
開端(Setup):場景、角色、背景鋪陳
-
衝突(Confrontation):起主軸的阻礙或掙扎
-
收尾(Resolution):達成目標或獲得轉變
範例片段:
-
Start:工作忙碌的角色場景
-
Twist:鏡頭交代他遇到某問題(例如流程效率低)
-
End:使用你們製作的影片解決、呈現成果
使用場景:
-
訴故事型形象片
-
展示品牌精神與核心價值的影片
3. 功能性+場景化混合式(Feature in Context)
適用類型: 產品操作教學、使用情境展示
構成方式:
-
展示功能(Key Feature)+真實應用場景
-
搭配情感連結,如人使用過程中的表情或反饋
範例片段:
你的產品有 A 功能,讓你可以…(Feature 展示)
當有人真實使用,就會有「哦~原來這麼方便」的表情或動作
優點?
不只是說功能,而是讓觀眾「看場景」「感受到情緒」,記憶更深。
整體撰寫流程建議:
-
選適合你影片目的的結構
-
寫出段落腳本(可實際對應分鏡圖)
-
配合節奏與圖像舖陳(如插畫、實拍)
我們可以幫你什麼?
你有客戶已經拍過素材但剪不好?或是還沒寫腳本不知道從何下手?
我們可以提供從 劇本撰寫起 的完整服務:
-
撰寫符合結構的腳本草稿
-
建議分鏡圖與節奏鋪陳
-
如需拍攝、執行我們也能全案接手
立即聯繫我們,取得免費諮詢與報價
Email: theedge3063.tw@gmail.com
Phone: +886-978-141-690
LINE: https://lin.ee/fQ9B8Y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