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時加需求為什麼要加錢?影像團隊真心話公開!

臨時加需求為什麼要加錢?影像團隊真心話公開!


你有遇過這種情況嗎?
影片拍到一半、剪到一半,客戶突然靈光一閃:
「欸!我們是不是該多補個員工訪談?」
「這個產品夜景拍起來應該會很美耶,要不要加一下?」

影像團隊聽到的瞬間,笑容還是專業的,但心裡其實在吶喊:「啊…又來了…」

 

很多人覺得奇怪,反正攝影機都架好了,換個場景、補個畫面而已,有這麼麻煩嗎?
其實麻煩的不是「補拍」這兩個字,而是補了這個需求,等同於牽一髮動全身,整個拍攝和後製流程都得重排,成本自然就跟著往上漲。

 

我們換個場景想像一下,
你原本計畫只煮一碗麵,料都準備好、水也煮好了,結果臨時有人說:
「欸,加個牛排好不好?」你得再去買肉、備料、調味,還要多洗一堆鍋子。

影像製作也是這樣

 

  • 臨時多一場景,團隊要多安排拍攝日、再租場地、再排人力。

  • 多一個訪談,就要臨時調分鏡、燈光、收音設備,還要再跑一次流程。

  • 甚至後製也得重來,剪接、調色、配樂全都要重新套,原本排好的時間軸直接被打亂。

不是影像團隊故意要「藉機加價」,而是臨時的需求真的會讓很多成本跳動起來:
人力多花、器材多用、時間加長,最後一定會影響預算。

 

那怎麼辦?難道以後都不能加需求嗎?
其實也不是,
臨時靈感有時真的能讓影片更精彩,但如果想要效果和預算都控制得好,有三個小撇步一定要學起來

 

第一,拍之前先把需求範圍(Scope)講清楚。
要幾個場景?要不要訪談?要不要特效?都先列好,大家都少踩雷。



第二,提前講好變更機制。
比如每多一個需求,需要多安排多少人力跟時間,對應多少額外成本,讓一切有章可循。



第三,留一點預算和時間彈性。
真的臨時冒出好點子,至少不用焦頭爛額地去硬湊資源。

 

我們自身有個案例分享給大家,
原本只打算拍產品的形象畫面,結果拍到一半,客戶突然想加員工訪談或是旁白聲音。

結果就是原本一班能搞定的拍攝,因為這些因素多加了更多時間現場調動,後製也延到爆,最後花費直接翻倍。
其實不是團隊硬要加費用,而是這些額外畫面真的就等於多拍了一支「小影片」,當然要額外核算成本。

 

所以,下次拍片如果真的靈感來了,想臨時加一點橋段,
沒問題!
但先理解背後會動到的時間、人力、資源,這樣跟影像團隊溝通起來就更有共識,也能讓加價變得合理又心甘情願。

 

 

立即聯繫我們,取得免費諮詢與報價

 

Email: theedge3063.tw@gmail.com

Phone: +886-978-141-690

LINE: https://lin.ee/fQ9B8Yb

 

 

TOP